普大帝对绍伊古公然发怒,斥责其指挥不力。导致俄军在库尔斯克连吃败仗,乌军再次打入大鹅境内。这次普大帝不但要甩锅,还对绍伊古明升暗降,等于把绍伊古彻底架空。按照苏联时代的传统,接下来很可能对俄军高层大清洗。如果绍伊古被逼到绝境,会不会和普大帝进行火拼?其实历朝历代的政治斗争,早就给出了答案。那就是掌兵者与掌权者不共戴天。因为在没有第三方裁判的情况下,内部斗争简直毫无规则,想怎么玩都可以。哪怕是不讲武德,用非常规手段干掉对方,也没有什么道德压力。自古以来成王败寇,待我成功入关,自有大儒为我辩经。掌兵者与掌权者的天然敌对关系,哪怕是亲兄弟亲父子都信不过,怎么可能信一个外人?结果真是巧了,普大帝和绍伊古就是这种关系。
当然掌兵者与掌权者的身份,不一定非得是皇帝。也有可能是丞相、大臣、皇子、将军、王爷、太监、外戚、后宫嫔妃。但无论双方是什么身份,都逃不过这条历史铁律,掌兵者与掌权者不共戴天。因为靠集权维持统治的封建王朝,其统治根基就是武力和权力,缺任何一个都可能被人反杀。集权体制只容许有一个老大,就像铜锣湾只能有一个浩南。但凡多一个浩南出来,必有一个浩南横尸街头。所以只要军政大权不统一,掌兵者与掌权者必成死敌。其实只要看看中国古代历史,就能大概猜到绍伊古的结局。绍伊古最好的结局,只能比厨子好那么一点点。比厨子下场惨十倍的,历史上倒是比比皆是。
展开剩余89%从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算起,这条铁律就开始发力。秦始皇驾崩之后,掌权者是胡亥和赵高。但掌兵者却是蒙恬和蒙毅,所以光杀太子扶苏还不够,必须把蒙氏兄弟也杀掉。后来六国反秦,把秦军打的节节败退。没想到秦军统帅章邯横空出世,把六国打的溃不成军。然而此时的掌权者还是赵高,只要赵高不死,掌兵者章邯就必须得死。其实换成章邯来选择也一样,假如章邯扫灭六国班师回朝,第一个要弄死的就是赵高。所以当赵高要杀章邯的消息传到前线,吓的章邯连夜率领20万大军,向仅有5万兵力的项羽投降,赵高比项羽更可怕。
既然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做了榜样,后世自然有样学样。刘邦死后军政大权分离,吕氏家族掌权,军功派将领掌兵。吕后为了控制军队,在军内大肆安插亲信。一群没有军功的外人,突然闯进来就抢夺军权。这不单是抢军功派的荣华富贵,更是抢他们的身家性命,军功派将领肯定怀恨在心。虽然他们对吕家的夺权非常痛恨,但吕家是大汉集团的原始股东,A轮天使投资人。而且吕后的妹妹嫁给了樊哙,很多将领都是吕后的老熟人。这就导致任何一个军方大佬,都无法单独和吕后抗衡。所以周勃等人只能忍辱负重,默默等待反杀的机会。等吕后一死,军功派多年积攒的仇恨终于大爆发,立马对吕家展开最疯狂的报复,几乎把吕后家族斩尽杀绝。
到了东汉时期,宦官和外戚轮流执政。宦官利用皇帝掌权,外戚以大将军身份掌兵。只要一方获胜,必然对另一方大清洗。直到大将军何进打破平衡,这才引出三国乱世。由于三国需要打仗,掌兵者与掌权者需要相互配合,此时双方会极力保持克制。然而即便如此,三国依然免不了血腥内斗。曹操刘备这种创一代,包括诸葛亮和后期的司马昭,都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,可以不用搞内斗。但接替诸葛亮的蒋琬和费祎,对掌兵者姜维的态度,都是限制与打压。甚至费祎最后被刺杀,都可能与姜维有关。
道德水平最高的蜀汉都搞成这样。那没节操的曹魏和东吴鼠辈,可就要大开杀戒了。魏国上演高平陵之变,对皇族进行大清洗。孙权虽是开国君主,却不是创一代,不会带兵打仗,这就比较尴尬了。不过孙权精通权谋,孙权字仲谋可不是白叫的。在外有强敌内有权臣的情况下,孙权大半辈子都在装孙子。直到东吴四大都督全部死光,晚年的孙权终于不装了,便对潜在的威胁者进行大清洗。西晋司马家没有吸取教训,把政权交给外戚和后宫,却把兵权分给同姓诸侯王。结果贯穿整个两晋,掌兵者与掌权者都在激烈互斗。西晋的外戚杨骏和皇后贾南风,都被司马家的王爷视为死敌。杨骏和贾南风先后被杀,再次打破平衡,便出现了八王之乱。
偏安江南的东晋,依然无法打破这个魔咒。无论是东晋还是宋齐梁陈,整个南朝的北伐,全部以失败告终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军政大权不统一。后方掌权的皇帝或世家大族,害怕前线掌兵的将军做大做强。他们明面上支持北伐,私下里却经常使坏。包括但不限于穿小鞋、使绊子、拖后腿、放冷箭。必要时还会对前线将士捅刀子。这样的北伐要想成功,其难度堪比让长江水倒流。北伐最接近成功的三个将领,一是前期的祖逖。二是中期的桓温。三是后期的刘裕。其中刘裕最接近成功,因为刘裕已经实现军政统一。但是刘裕刚拿下长安,留守健康的刘穆之就突然病死。一旦大后方权力被夺,刘裕就成了一支孤军,很可能全军覆没。吓的刘裕赶紧班师回朝,亲自掌控大后方局势,结果导致北伐功亏一篑。
后来岳飞的北伐,也是被后方掌权者强行打断。纵观历朝历代的北伐,包括南宋和南明,失败的根源无一例外,都是因为军政大权不统一。所以南方政权要想北伐成功,只有开国皇帝或创一代能够做到。朱元璋就属于这种情况。因为开国皇帝和创一代,能够集军政大权于一身。即便后任皇帝拿到军权,也因为不会打仗,不敢给将领放权。一旦开国皇帝去世,北伐必然走向失败。一开始祖逖没意识到这个问题,只能抱憾终生。桓温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,但是先北伐还是先篡位当皇帝,桓温一直摇摆不定。因为不北伐就攒不够篡位的资本和名望,但是不篡位就无法掌控大后方。北伐的风险大大增加,失败的概率陡然上升。刘裕不但意识到这个问题,而且做了两手准备。他先夺取朝廷大权,然后出兵北伐。当然刘裕能攒够夺权的资本,是因为东晋到了末期,南方大小叛乱不断。刘裕通过平叛才攒够资本和名望。结果刘裕的命和运都不太好,因为出身太低上位太晚。又因为后方掌权的亲信突然猝死,导致刘裕错失统一的机会。
接下来上场的杨广,你可以说他很菜,但杨广绝对不傻。哪怕三征高句丽全部失败,杨广每次都御驾亲征,以免军政大权分离。到了唐朝出现了特殊情况,开国皇帝李渊和太子都不会打仗,只能把兵权交给李世民。大唐还没建立,掌兵者掌权者就开始对立。因为创业初期强敌环伺,双方的矛盾才没有激化。李渊虽然好几次打压李世民,奈何李世民军事能力太强,只能把兵权再还给他。等到四方平定,天下一统的时候,矛盾就彻底爆发了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,成功拿下老爹和大哥。后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,其实和李世民是同一个套路。到了大明朱元璋晚年,没有人能压的住蓝玉,很可能再次发生宫廷之变。蓝玉显然没看过历史,依然嚣张跋扈,所以蓝玉必须死。和蓝玉一样不看历史的,还有大清时期的年羹尧,打完仗立马人头落地。
即便到了大清灭亡之时,袁世凯和摄政王载丰依然用行动证明,这条铁律牢不可破。载丰搞了个皇族内阁,而袁世凯牢牢抓住北洋军。掌兵者和掌权者不但公然对立,而且兵权和政权都高度集中。遇到这种情况,往往就是大变局之时。但是大清风雨飘摇之际,双方都不敢直接摊牌。所以大变局就出现在第三方,第三方利用这个机会,迅速做大做强。当南方革命党兴起,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时候。袁世凯和载丰的矛盾,终于到了彻底摊牌的时候。结果大家都看到了,大清完了!其实走到这一步,已经没人愿意为大清卖命了。大清皇室能躲过清算,必须感谢那个时代。
其实输家会不会遭到大清洗,取决于赢家的人品和能力。如果遇到李世民赵匡胤,这种人品好能力强的。会给敌对阵营留一条生路。不过敌对阵营的灵魂人物,比如李建成李元吉和小皇帝柴宗训,则必须死掉才能安心。但如果碰上赵高、贾南风、尔朱荣、司马懿这种人品烂,或者能力很差的。那绝对是暴风骤雨般的大清洗。敌对阵营的每个重要人物,基本上都能领到诛九族套餐。
不过要是碰上斯大林这种天才,那就另当别论了。因为斯大林和封建王朝不同,封建王朝要的是清除异己。慈父要清除的不光是异己,还有整个旧体系。那些老贵族老地主老军头老官僚,都在清除之列。所以斯大林一出手,就把军官一直清洗到连排级。这导致苏德战争爆发时,团长以上的军官几乎都是新人。不过这样也有个好处,那就是建立了新的苏氏作战体系。可以无限使用人力物力,用人海战术耗死德军。就算十个苏军换一个德军,也能把德军活活耗死。要不然以沙皇的旧军制,连打消耗战的机会都没有,更不可能反败为胜。历史没有新鲜事,现在大鹅又面临同样的问题。如果大鹅耗不下去,是不是要回归苏氏作战体系?但要想回归苏氏体系,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绍伊古。因为俄军中上层军官,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绍家军。所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,已经不言而喻。俄军高层必有大洗牌。
如今俄乌战场打成这个鸟样,其主要原因之一,就是没做到军政一体。俄军虽有庞大的人力物力,却无法全部投入到战争机器。因为普大帝的集权程度,远不如当年的慈父。毕竟普大帝是克格勃出身,在军队内部没有根基。当初普大帝为了掌控俄军,全权交给绍伊古进行军改。于是绍伊古利用这个机会,人事权和财政权一把抓,在军内大肆培养嫡系。
众所周不知,古代藩镇割据的标配。就是地方官掌握兵权,财权,人事权。绍伊古本身就自带兵权,再加上军中的财权和人事权,简直如虎添翼。经过十几年的运作,俄军中上层军官,几乎成了清一色的绍家军。其忠诚度不亚于袁世凯的北洋军,绝对有掀桌子的资本。如果谁想动绍伊古,就如同大清要动袁世凯。当然绍伊古这么搞也不能算僭越。毕竟当初普大帝和绍伊古合作之时,两人都需要集权,都需要清除军中其他派系。只是没想到集权的结果,把兵权集到了绍伊古手中。更没想到俄乌战场能打成这样。俄乌开战初期,普大帝和绍伊古需要相互合作,自然是团结大于分歧。但现在形势突然大变,如果照这种趋势发展,大鹅别说是攻占小乌了,莫斯科都有可能被攻占。
俄军唯一扭转战局的方法,就是回归苏联模式,而且要快要彻底。因为现在回归苏联模式还来的及。一旦乌军武器全面升级,或者有第三国加入对俄作战,就算回到苏联模式也没用了。所以这次普大帝公开斥责绍伊古,绝不是架空绍伊古那么简单。而是在向外界释放一个重大信号,接下来俄军要进行大变革。而大变革的方向,就是回归苏联模式。其实早在几年前,我就已经看出这个问题。也知道迟早会走到这一天。现在俄军内部看似风轻云淡,实则暗潮汹涌危机四伏。
看到这应该明白,为何普大帝回归苏联模式,必先搞定绍伊古。因为俄军就等于绍家军,但绍家军却不一定是普家军。真正的普家军有两套班底,一是普大帝亲自掌握的近卫军团,目前有三十多万。二是外围代理人掌控的军队,即车臣军团和瓦格纳军团,大概有十几万。如果普大帝要军改,必先搞定绍伊古,然后再搞定绍家军。至于绍伊古和俄军高层,会不会采取反制行动,或者采取行动之后是胜是败。其实大概也能猜的出来,但就算是猜出来,咱也不敢明说,只能向大家暗示。无论绍伊古怎么选,危险系数都挺高。当然如果什么都不选,危险系数就更高。看看厨子的下场就知道了。厨子创业未半而中道崩阻,就是因为他什么都不选。政治素养连曹爽都不如。最起码曹爽还让司马懿亲自发誓,用洛水之誓来增加保障。厨子竟然连老卢的担保都信,只能说不懂政治的厨子,不是个好将军。
发布于:河南省景盛配资-申请股票杠杆-在线配资知识-散户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